核心提示:2009年6月23日,“武汉生宝公司”研制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进行初次试验,6个人挤在一个如同大油罐的装置内,在完全密封的状态下,成功地用罐内人造氧气及储备食物和水维持了7天生存,于23日18时许开舱。
救生舱里的实时画面。
实验人员走出救生舱。
实验人员出舱。
东方ic6月24日报道 2009年6月23日,“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进行初次试验,6个人挤在一个如同大油罐的装置内,在完全密封的状态下,用罐内人造氧气及储备食物和水维持了7天生存。“武汉生宝公司”研制的矿难救生舱完成了6人7天的实验,于23日18时许开舱。
记者现场目击了开舱全过程。该救生舱直径1.6米,长约3米,呈圆柱形,舱两端分别为舱门和观察窗,记者从观察窗外能看到舱内6人分两排对坐,空间狭小。6名从20多岁到50多岁的男子有的赤着上身,不停地用报纸扇风,似乎舱内温度较高。舱内有一人不时摇动一个把手,舱内发出如同防空警报的“呜呜”声,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手动空气净化装置,可降低舱内有毒气体含量。
18时许,工作人员打开舱门,6人满头大汗地钻出救生舱,但精神状态仍相当不错,出舱后还与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近一个小时交流。至此,汉产矿难救生系统第一次试验取得成功。据悉,此前,国内曾有类似装置,但生命维持能力仅为4天,不具有实用价值。为此,国家安监局于2005年底向全国发出研发新矿难救生系统的招标。
2006年,武汉华桩钢构公司联合本地潜水、生命支持、压力、机械等7名专家,成立生宝矿用安全科技设备有限公司,并投资数百万元研制该救生舱。按照设计,救生舱平时放置在矿井内适当位置,事先培训矿工熟悉其放置点及使用方法,方便矿难时矿工寻找使用。
(本文来源:东方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