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对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冲击。不过,也有部分企业因应对得当或者因政策受益,在经济下行中实现了“逆风飞扬”,这格外引人关注。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4月11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十六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结果发布暨当前形势与企业家精神研讨会”,会上发布的“2009一季度企业经营情况”快速问卷调查报告中,就对当前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盘点。
涉农、it、医药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好东部企业影响较大
调查显示,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带来较大影响,部分企业一季度经营困难相对较大。不过,不同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存在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其认为“良好”的企业比重超过30%。而采矿、化工、橡胶、非金属制品、钢铁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差一些,其认为“不佳”的企业比重超过40%。
调查表明,一方面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受到全球需求急剧萎缩的影响首当其冲,目前困难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逆市坚挺对稳定内需起到一定作用,汽车行业的探底回升对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有待释放。
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销售量下滑较多 医药行业相对较好
需求不足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方面都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从产销情况看,调查显示,认为一季度企业的生产(服务)量和销售量“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分别为15.2%和16.1%,比认为“减少”的分别少40.1和43.8个百分点,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呈现出产销下滑的趋势。
调查显示,销售量下滑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造纸、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和电气机械等,其认为“减少”的比认为“增加”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而医药行业相对较好,销售量“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多20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生产(服务)量下滑较多的行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造纸、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通用设备和电气机械等,其认为“减少”的比认为“增加”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而医药行业相对较好,生产(服务)量“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多28.2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目前企业库存较多的行业包括:纺织、化纤、非金属制品、钢铁和金属制品等,其库存“高于正常”的企业比重超过30%;而食品、医药、塑料、有色金属、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等行业库存相对较低,其库存“高于正常”的企业比重低于20%。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造纸、化工、化纤、塑料、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等行业产品。 |